療效研究
解毒通淋丸與對照組對臨床患者療效實驗比較
日期:2012-12-26 16:17
解毒通淋丸與對照組對臨床患者療效實驗比較
【摘要】:目的比較頭孢曲松鈉針、解毒通淋丸及兩種藥物聯合治療有合并癥淋病的療效。方法162例門診病人隨機抽簽分成3組,分別用頭孢曲松鈉針、解毒通淋丸及兩種藥物聯合治療。結果頭孢組痊愈率57.89%、顯效率68.42%;解毒組痊愈率52%、顯效率68%。聯合組痊愈率83.12%、顯效率92.21%。結論三種療法均有效,聯合組的療效明顯高于其他兩組。
2006年1月—2009年3月分別采用頭孢曲松鈉針(廈門星鯊制藥有限公司)、“解毒通淋丸”(廣西強壽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單用及聯合使用治療有合并癥淋病162例,結果顯示聯合用藥比單用療法療效顯著,現報告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有合并癥淋病162例,均為門診患者,符合臨床診斷標準[1],癥狀典型。入院前2周內未接受有關有合并癥淋病的藥物。采取隨機抽簽分組原則,分別納入頭孢曲松鈉治療組(簡稱頭孢組)、中藥“解毒通淋丸”治療組(簡稱解毒組)及聯合治療組(簡稱聯合組)。162例中男性143例,女性19例;年齡17~68(平均21.50)歲;病程1~208(平均8.85)周。以尿道(宮頸)炎癥狀為主,主要表現為尿道(宮頸)炎、附睪(附件)炎、前列腺(盆腔)炎[2]。淋球菌培養陽性、膿細胞。4個方面分別用積分法評分:0=無、1=輕(弱陽性)、2=中(陽性)、3=重(強陽性)。三組病人的治療前積分及性別、年齡、病程的構成情況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三組病人的一般情況比較
組別 |
男/女 |
年齡(歲)* |
病型范圍 * * |
療前積分 * * * |
頭孢組 |
48/7 |
17~65(21.52±2.96) |
1~156(8.86±2.82) |
3~12(7.8±0.86) |
解毒組 |
48/7 |
18~62(21.48±2.78) |
1~208(8.90±2.25) |
3~12(7.6±0.89) |
聯合組 |
47/5 |
17~68(21.60±3.05) |
1~130(8.54±2.35) |
3~12(7.9±0.92) |
* P=0.073 1,* * P=0.082 2,* * * P=1.198 5
1.2 方法 頭孢組用頭孢曲松鈉針靜滴,每次2g,2次/d。中藥組用“解毒通淋丸”口服,每次4g,3次/d。聯合組:口服“解毒通淋丸”的同時予頭孢曲松鈉針靜滴,每10d為1療程。三組病人均于1個療程后隨訪治療結果。三組病人均按規定用藥,治療期間不得合并使用對有合并癥淋病有影響的藥物。
1.3 療效觀察及評定標準
1.3.1 療效觀察 采用積分法,由專人負責觀察療效,1個療程結束后評定結果。各組治療前積分數見表1,三組的積分數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3.2 評定標準 治療結束后計算療效指數。療效指數(%)=(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治愈的療效指數為100%;顯效為60%~99%;有效為20~59%;無效為<20%。
1.1.3 統計學方法 本組資料采用SPSS13軟件,分別應用t檢驗、x2 檢驗、方差分析和Ridit檢驗進行統計學處理。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l 三組入選病人分別為55、55、52例,觀察期間因不同原因中途分別脫落2例(頭孢組)、3例(解毒組)和2例(聯合組)。
2.2 三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我們重點對患者尿道(宮頸)炎、附睪(附件)炎、前列腺(盆腔)炎進行統計分析,三組病人3個部位癥狀、體征治療后均較治療前明顯好轉,有非常顯著差異(見表2)。治療后三組病人3個部位癥狀、體征積分比較,有非常顯著差異,聯合組療效最為明顯(見表3)。
表2 三組病人治療前后3個部位癥狀和體征變化情況比較(■±$)
組別 |
例數 |
尿道(宮頸)炎 |
附睪(附件)炎 |
前列腺(盆腔)炎 |
頭孢組 |
53 |
|
|
|
治療前 |
|
2.18±0.16 |
2.62±0.18 |
2.12±0.14 |
治療后 |
|
0.43±0.02① |
0.49±0.05② |
0.35±0.05③ |
解毒組 |
52 |
|
|
|
治療前 |
|
2.37±0.15 |
2.34±0.17 |
2.22±0.16 |
治療后 |
|
0.82±0.03④ |
0.74±0.06⑤ |
0.76±0.04⑥ |
聯合組 |
50 |
|
|
|
治療前 |
|
2.61±0.12 |
2.58±0.13 |
2.52±0.13 |
治療后 |
|
0.18±0.02⑦ |
0.20±0.03⑧ |
0.15±0.01⑨ |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①t=79.011 3,P<0.01,②t=83.005 3,P<0.01,③t=86.679 7,P<0.01,④t=73.067 7,P<0.01,⑤t=64.000 0,P<0.01,⑥t=63.836 6,P<0.01,⑦t=141.240 9,P<0.01,⑧t=126.139 7,P<0.01,⑨t=128.531 3,P<0.01
表3 治療后三組病人3個部位癥狀和體征的積分比較(■±$)
組別 |
例數 |
尿道(宮頸)炎 |
附睪(附件)炎 |
前列腺(盆腔)炎 |
頭孢組 |
53 |
0.43±0.02 |
0.49±0.05 |
0.35±0.05 |
解毒組 |
52 |
0.82±0.03 |
0.74±0.06 |
0.76±0.04 |
聯合組 |
50 |
0.18±0.02①② |
0.20±0.03②⑤ |
0.15±0.01③⑥ |
2.3 三組患者的療效比較從表4可以看出三組病人經一個療程治療,三組的治愈率分別為57. 89%(頭孢組)、52. 00%(解毒組)和83.12%(聯合組),以聯合組的效果佳(x2=21.547 4,P<0.01),各組95%可信限見表4。頭孢組、解毒組未痊愈患者44例,改用聯合組方法治療l療程,痊愈3 8例、顯效3例、有效3例。
組別 |
例數 |
痊愈 |
顯效 |
有效 |
無效 |
痊愈率(%) |
|
頭孢組 |
53 |
33 |
10 |
9 |
1 |
57 89 |
0.379~0.538 |
解毒組 |
52 |
28 |
6 |
17 |
1 |
52.00 |
0.332~0.492 |
聯合組 |
50 |
47 |
2 |
1 |
0 |
83.12 |
0.543~0.706 |
2.4 停藥后分別于1周到1個月內對治愈病人進行了隨訪(包括復診,電話訪問和信訪)。三組的復發率分別為3.77%,3.85%和2%。聯臺組的復發率比其他兩組為低。
2.5 不良反應 解毒組3例、聯合組2例于第1~2天有輕度胃腸不適、腹瀉感覺,考慮為解毒通淋丸的副作用,囑先減量至3g,2次/d,癥狀消失,后漸加至4g,2次/d,未再出現不良反應、不影響繼續治療。三組病人中各有33例(頭孢組)、35例(解毒組)和31例(聯合組)于治療前后作了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檢查,未見異常。
3討論
淋病是淋球菌通過不潔性交感染引起[3],早期如不能及時規則、徹底治療,淋球菌繼續感染后尿道或上生殖道,則可并發前列腺炎、附睪炎、附件炎、盆腔炎等[4]。中醫認為本病為沾染濕毒所致,濕熱毒邪壅積于下焦,合化失調,小便不利或頻數,日久致脾虛濕毒不化,中氣下陷,致小腹墜脹,小便不爽或痙竅穢物淋漓如脂。目前多采用頭孢類抗生素治療,由于耐藥菌的產生,單純西藥的療效往往不盡
令人滿意,常需要大劑量持久應用,副作用很大[5]。為了探索新的治療方法,尋求新的治療途徑在過去臨床經驗的基礎上,發現由八角蓮.半邊蓮、貓抓草等制成的解毒通淋丸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消炎殺菌作用,還具有活血祛瘀、通經活絡、扶正祛邪的作用,在血液中能保持久而有效的濃度,對致病菌不易產生耐藥性,和頭孢曲松鈉配合一起使用,治療效果好。為了確切比較它們的治療效果,筆者對他們進行了對比觀察,經統計學處理,顯示三組的治療效果有顯著差別,聯合組的效果明顯優于其他兩組,解毒組與頭孢組無差異,均無明顯的不良反應。鑒于有合并癥淋病的發病率高,治療上有一定的難度,單用大劑量西藥副作用大,本研究中的治療方法可以作為一種選擇,為患者增加一種治療途徑。
參考文獻:
[1] 葉順章,邵長庚. 性病診療與預防[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656-657.
冠狀動脈支架術后急性閉塞心電圖無改變1例
李賢峰,費宇行,王兆君(解放軍海軍總醫院 心內科、北京100048)
關鍵詞:心肌梗塞;心電描記術
中圖分類號:R 542.22
病人,男48歲。發作性胸悶胸痛1年加重1月。入院查體無陽性體征,心電圖示Ⅱ、Ⅲ、avF導聯和V5、V6 導聯ST段下斜型壓低。入院診斷: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給予標準的抗凝抗血小板、擴冠、降脂等非手術治療1周,患者仍有心絞痛發作,給予冠狀動脈造影檢查。造影見左主干遠端分叉病變,病變累及前降支和左旋支開口。另見前降支遠端和右冠遠端各有一處局限性狹窄。建議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其拒絕并要求行介入手術。先在前降支遠端病變處置入一枚支架,然后在左旋支和前降支開口處用標準CRUSH技術置入
兩枚支架,支架覆蓋左主干遠端病變,最后在右冠遠端狹窄處置入一枚支架,共置入4枚支架。多個垂直體位投照見各支架膨脹完全,無殘余狹窄,無夾層,遠端血流均3級。整個手術過程順利,患者無不適?;颊叻祷?/span>CCU后即給予心電圖檢查,同術前。50 min后患者突發呼吸困難,伴心前區后背疼痛,并出現冷汗、惡心、嘔吐,血壓降至70/45mmHg(1 mmHg=0.133kPa),心率由80次/min降至56次/min,立即給予多巴胺升壓,并給予嗎啡、胃復安等對癥處理,患者血壓心率漸恢復正常。心電圖檢查(包括18導聯)與以前比較無明顯改變。持續血氧飽和度監測均在98%左右。加用替羅非班和普通肝素微量泵入,之后患者呼吸困難減輕,但仍有胸背疼痛。反復18導聯心電圖檢查均無動態改變。第2天晨(距癥狀出現18h)測心肌酶CK 1 585 U/L,CK-MB 236 U/L,肌鈣蛋白Ⅰ陽性。再次心電圖檢查仍無改變。立即重新給予冠狀動脈造影檢查,見左旋支支架遠端完全閉塞。
討論 冠狀動脈主支血管近端急性完全閉塞時心電圖往往表現為相應導聯的ST段弓背向上抬高,不完全閉塞時則表現為相應導聯的ST段壓低或T波倒置。本例患者支架術后不到1h即發生典型的缺血性胸痛,雖然也高度懷疑急性冠狀動脈閉塞,但是因為沒有出現明顯的心電圖改變而沒有當即給予復查冠狀動脈造影,而一直等到18h后心肌酶升高。